清心真言

阿里.伊本.艾卜托利布有一天早晨起來,發現自己家裡一點吃的也沒有,阿裡和自己的妻子——穆聖的女兒、賢淑的法圖麥,卻沒有到穆聖那裡申請、借找食物,也沒有到任何一位輔士家去告求。阿裡獨自一人到麥迪那的郊外去找工作,借此謀取當天夫妻二人的生活來源,以便靠勞力吃飯。當時,阿里在那裡碰到一位婦女,要製作土坯,他就主動向那位婦女毛遂自薦,說可以代她挑水、和泥,並商定以每罐水換取一枚棗子作為工資支付。於是,阿里作完了這項工作,那位婦女按數量付給阿里應得的棗子。然後,阿里將棗子帶到清真寺裡,向穆聖敘述了這件事,穆聖聽了笑逐顏開,甚感滿意,還吃了幾個棗子,其後阿里又將棗子帶回家中,與妻室一道共用親身獲得的勞動果實。

這是一幅在勞動、工作和提高勞動價值方面多麼具有光輝意義的圖景啊!阿里.伊本.艾卜托利布——既是先知穆罕穆德(祈求真主賜他平安)的叔叔之子,是伊斯蘭首屈一指的英雄,又是先知的掌上明珠——法圖麥的夫君,居然不恥於為一位普通婦女充當傭工,挑水和泥,以求自食其力,而不依賴別人為生。

穆聖讚賞阿里的這種行為,喜形於色,滿心歡慰,而且還品嘗了阿裡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勞動果實。還有什麼工作比這更為純潔、神聖?

穆聖說:「真主確是喜歡一個人選擇一種職業,以此而無求於他人供養。」

「崇高的真主熱愛有職有業的信士。」

「一個人所吃的最合法的食物,莫過於一個忠於自己職責的工人用兩手勞動換來的了。」

曾經有人問艾哈默德.布尼.罕伯里:「你對於那種坐在家裡或清真寺裡,說『我什麼工作也不做,直到我的生活資料降臨』的人,有什麼看法?」艾哈默德說:「這是一種不學無術的蠢人。難道人沒有聽過穆聖的教導嗎?穆聖說:『真主把我的生活來源置於長矛影下。』」(即打獵、耕作為生——譯者)穆聖說到鳥兒時說道:「它們往往在清晨空腹而出,到傍晚便果腹而歸。」這就表明尋求生活來源,要早起早出。

伊本.邁斯歐德說:「我最討厭這種人:不僅在現世工作方面一事無成,連後世功修上也空無一物。」

對遊手好閒、以致造成貧困、淪為可恥的乞討者,穆聖譴責說:「誰給自己打開了一道乞討之門,真主便給誰打開了七十道貧困之門。」

邁爾子.布尼.加伯里說:「在復活日,將有一個叫喚者叫喚道:『在世界上曾被真主譴怒過的人們在哪裡?』那些在清真寺裡以乞食為生的人們應聲站立起來說:『是我們啊!』……」

魯格曼訓誡自己的兒子說:「孩子,你應該用合法的營謀而取得富足,才不至於窮坑難填。因為任何人,除非因三種習性所染,否則絕不會貧窮的:第一是宗教觀念淡薄,第二是智力方面低下,第三是一個男子漢喪失了豪爽。但是,比這三種習性更為不幸的是:被眾人所輕視。」

穆聖說:「即使複生日已經來臨,而你們當中有誰的手裡還拿著一株棗樹苗,他還能來得及栽種下去的話,還是應當叫他栽種下去,那對他來說,還可以享受到一份報酬……」

這段聖訓,體現了勞動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和重要性,甚至在人的生命和整個世界即將告別的一剎那,穆聖還要我們堅持勞動。

假使穆聖說:人們在目擊複生日所帶來的各種驚恐萬狀,他們的義務和刻不容緩的事是把兩手從現世的各種雜務上立刻停頓下來,趕忙利用這千金一刻之機去迎向真主,悔罪求饒——如果穆聖這樣說,那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穆聖卻說:「複生日已經來臨,而你們當中有誰的手裡還拿著一株棗樹苗,他還能來得及栽種下去的話,還是應當叫他栽種下去……」

不錯,一株棗樹苗,即使栽種下去,也需要幾年後才能結果實,可是穆聖卻勉勵人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要把手裡拿著的樹苗種下,這就是說,人們在力所能及,甚至一息尚存的時候,都還負有勞動和不停工作的使命,不管那時工作成效如何,或勞動收穫慢一點,都要堅持勞動和工作,也不要考慮到自己能否享受這分勞動成果,不可以把勞動的目的,僅僅限於獲得眼前的實惠,或僅為了個人的享受。否則,世事就不成體統,人生就不可能世代相傳;老一輩人如不願為後生犧牲一切,現存的個人也就不可能為服務社會而克盡其職;後來者收穫不到前人的勞動果實,於是他們也就無力發揮作用,而讓後來者也同樣收穫不到他們的勞動果實。

馬恩信 編譯
楊興本教長 編審

語言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