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真言

假若伊斯蘭只以戰爭來面對非穆斯林的話,那又怎麼會允許穆斯林聘娶有經人為妻室呢?而處於穆斯林社會中的男性穆斯林們又到哪裡尋覓非穆斯林的女性締結婚姻呢?

假如穆聖在歸真之後,要求穆斯林向所有的非穆斯林開戰的話,那穆聖怎麼又會囑咐穆斯林要善待埃及的科普特人呢?不然,伊斯蘭國家又怎麼會有著如此眾多的猶太人和基督徒社群呢?古老的猶太會堂和基督教堂又怎麼會留存至今呢?以至於這些猶太會堂和基督教堂的數量,在馬蒙哈裡發時代達到一萬一千座。這是已經為杜蘭特等機構所證實的歷史事實。

不然,歷史上的非穆斯林們又是如何建蓋新的會堂和教堂的呢?或許在穆斯林的國度中,猶太人和基督徒們所建造的教堂還超出了他們實際人口的需要。

類似的問題還可以提出很多,毋庸置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只能說明,穆聖曾經以各種方式善待非穆斯林,並且從未打算要徹底清除非穆斯林。

對聖訓的正確理解指出,穆聖曾經明確規定了戰爭的目標。其實,穆聖所說的這段聖訓,其目的是讓穆斯林不要為覬覦和佔有他人的財富而動兵燹;也不要為取代他人而加以屠戮;更不要為終結他者的文明角色而開戰。這些目標註定伴隨著那些沒有肩負使命的不義之戰,而穆斯林開戰的目的不過是消除非穆斯林信仰的障礙,反對掠奪非穆斯林的財富。

穆聖對非穆斯林所持的真正立場,不僅要通過對相關經訓明文加以對比、篩選而歸納總結外,還應該從穆聖的實際行動,以及他的諸多不同的立場中歸納和總結,以獲得穆聖對待非穆斯林立場的總框架。

通過提出上述問題,我曾經試圖引起人們對所有經訓明文和有助於我們確定穆聖最終立場的實際行動加以深思和考證。

當我們回到經訓明文時,我們發現其中有伊本·阿巴斯傳述的聖訓(收錄于布哈裡聖訓集)中,穆聖說:「面對穆聖和信士們,不信道者分為兩類人,一類人向穆斯林開戰或與穆斯林作戰的不信道者;一類是締結盟約,既不向穆斯林開戰也不與穆斯林作戰的不信道者。」

至於那些不向穆斯林開戰的非穆斯林,根據他們與穆斯林的關係而有著不同的立場,又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長期友好地對待穆斯林的有經人(受保護民)。對他們,穆斯林保障他們自由履行宗教活動的權利,而他們在穆斯林的外敵入侵時,承擔起作為穆斯林社會成員的義務,配合穆斯林共禦外辱。

第二類:達成停火協定的非穆斯林。他們與穆斯林修好,保障穆斯林在他們國度內的安全。他們與穆斯林之間所簽訂的協約包括,為了雙方的利益而相互開展的合作,且協定所規定的內容不以支付任何財物作為交換的代價。

這種局勢有助於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的學術交流。其結果導致了有許多自然科學,如醫學、算術、天文、化學的書籍,以及邏輯哲學等書籍流入到穆斯林手中,而非穆斯林中的許多譯作也曾經在阿巴斯王朝時代構建起了一座傳播學術知識的橋樑。

第三類:尋求安全保障的非穆斯林。他們是暫居於伊斯蘭國家的非穆斯林僑民。這些人中有政府使節,遞送公文的信使、商人、雇員,以及為躲避戰爭和迫害的難民和抵達伊斯蘭國度的求學者和旅遊者。

這是對非穆斯林一個的分類。他們與向穆斯林開戰的非穆斯林是大相徑庭的。伊斯蘭民族知道這些非穆斯林,也遵守著對待他們的教法判律,並在教法判律指導下,堅守著同他們的關係。這一點對非穆斯林長期存在于穆斯林所支配的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樣,這一點還影響了伊斯蘭國家的建築和社會,並表現在非穆斯林的教堂、宣誓、廚房和墳墓上。同樣,這一點還影響了伊斯蘭國家的商業和經濟,出現了很多由非穆斯林所從事的工業和商業,如生豬養殖、買賣水酒、製作十字架和教堂用鐘、僧侶和教士的服裝裁剪、喪葬用品的製作,以及一些宗教節慶中的特色食品,如聖餐餅的製作,以及猶太教傳統中的安息日的加熱器的製造。

(未完待續)

侯賽因 編譯
楊興本教長 審閱

語言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