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真言

重視教育、關愛社會的發展大局,不僅僅是教育界的責任,而是所有人類的指責。不管在任何地方,我們都應該尊重知識尊重文化,因為知識就是力量,就是驅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齒輪,客觀的看伊斯蘭教育理念是非常值得提倡教育的,古蘭經和聖訓中到明確的提倡伊斯蘭教崇尚知識,鼓勵求知,獎勵有學問的人,重視知識的傳授者和追求者,真主在古蘭經中說:“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眾天神和一般學者,也這樣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 (古:3:18)在這句子裡先提到“真主”然後提到“學者”,已充分說明伊斯蘭教給學者的崇高地位。信士們不宜全體出征,他們為何不這樣做呢?每族中有一部分人出征,以便留守者專攻教義,而在同族者還鄉的時候,加以警告,以便他們警惕。 (古:9:122)這裡“專攻教義”就是學習知識,“加以警告”就是教育強調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學習的人即使在戰爭期間也可以不出征而專攻教義知識,以便出征者還鄉時進行教育、勸誡,以便他們警惕,不居功自傲。

以上都說明了伊斯蘭教對知識的重視,對學者的尊重。類似的內容還有:“你說: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20:114)“真主的僕人中,只有學者敬畏他。 (古:35:28)”“有知識的與無知識的相等嗎? (古:39:9)”“真主將你們中的信道者升級,並將你們中有學問的人們提升若干級。 (古:58:11)”“聖訓”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同時,也包括他所讚許和默認的聖門弟子的言行。在伊斯蘭教的經典中,“聖訓”的地位僅次於《古蘭經》,其內容十分廣泛,除了對伊斯蘭教義和教律有詳細的解釋和說明外,對穆斯林的待人接物、飲食起居都有詳盡的說明,當然對伊斯蘭教的教育也不例外。 “聖訓”中同樣多次強調穆斯林要學習知識,重視教育,尊重學者。如:“求知,是男女穆斯林的天職。”

伊斯蘭教不僅將求學定為穆斯林的天職,還倡導穆斯林要終身學習:“求學應從搖籃到墳墓。”“學者之墨汁,貴於烈士之鮮血。”“學者是列聖的繼承者。列聖把知識作為遺產,留給了學者,掌握了知識的人確已獲得無價之寶。 ” “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一個部落的死亡比一個學者的死亡更易忍受。”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者遵從了這些訓示,派遣特使到中國來交流和相互學習。早在公元651年8月,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的第一個使節即到達中國當時的首都長安。  求知、接受教育對穆斯林而言是一種天命,穆斯林男女從小到老都要終身學習。這既表明了求知、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伊斯蘭教中的地位,又為伊斯蘭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文化條件,為確立穆斯林尊師重教的傳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伊斯蘭教不僅從理論角度給予教育充分的重視,還將其貫徹到具體的生活細節中實踐。在白德爾戰役中,先知穆罕默德要求:允許俘虜們用錢、物贖身,而他們中能讀會寫的人,只要教數名穆斯林兒童能寫會讀就可以贖身。據歷史記載,阿拉伯最早的教師就是聖門弟子,他們接受先知穆罕默德的派遣以使者的身份到也門、巴林群島等地從事教育,對伊斯蘭教的早期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到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時代,國土日益擴大,被派往各地的學者就更多了。哈里發歐麥爾曾說:“失去一個學者,對於民族來講,是一種難以補償的損失。”在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馬蒙建立“智慧宮”,請不同宗教信仰的知識分子整理和保存文化資料,為人類文化的保存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付給他的首席翻譯大師侯奈因•伊本•易斯哈格的報酬為與譯出書本同等重量的黃金。重酬之下,侯奈因將一大批古希臘名著譯為阿拉伯文,使得這批人類的遺產得以流傳下來。在伊斯蘭輝煌的文化史上,那些震撼世界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的巨大成果的後面是遍布伊斯蘭世界的高等學府、規模宏大的圖書館和雲集的學者。穆斯林知識分子在言傳身教中,用自身的學問和行為傳承影響學生和周圍的人,從而達到身教的效果和改造社會的目的。正因為教師的崇高地位和神聖使命,穆斯林常常要向真主祈禱寬恕父母之外亦要求主寬恕恩師的過錯。同時鼓勵穆斯林為求學者提供各放面的幫助。好讓有能力的人廣泛的捐獻資助學習作為積德行善的主要內容。伊斯蘭不但支持終身學習外,更倡導個人的處事待人行為、不斷改善品德,勤習貫徹,進而達到人人積極向上的群眾,兼顧學識與道德正義的人,而不是只有學位,只有地位,但沒有修養,道德歸零的繡花枕頭,有外表儀態,而不注重其內在涵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軀體。求主引領大家,阿敏!

(馬超興兄弟 整理)

語言切換